领导无能,是银行基层痛苦的根源
银行基层员工的日常,经常出现一些荒诞的场景:领导开完会分派任务,却从不过问具体困难;
下发考核指标时雄心勃勃,遇到实际问题就躲得远远的;
对着PPT高谈阔论时神采飞扬,面对客户投诉却总是推诿搪塞。
这些荒诞的背后,折射出一个残酷的现实:
许多银行管理层根本不懂业务。
他们擅长的是制造繁琐的流程,设计复杂的考核体系,把简单的事情变得无比复杂。
一个简单的营销任务,到了他们手里就变成了长篇大论的工作方案,层层分解成无数细节,最后却在实操环节掉链子。
1
可无奈的现实就是,这样的领导反而更容易在体制内爬升。
他们深谙职场生存之道:
做PPT比做业务重要,讨好上级比服务客户关键,制造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存在感。
基层员工眼睁睁看着这些"能人"节节高升,而那些真正懂业务、肯干实事的人却止步不前。
总行机关近年来大量招收高学历应届生,本应是给银行注入新鲜血液的,却造就了另一个怪圈。
这些年轻人在基层蜻蜓点水般转一圈,还没摸清楚基层业务的门道,就被提拔到了机关部门。
他们的工作重心很快从学习业务转向了揣摩领导心思,变成了另一批制造问题的高手。
这种人才培养模式,正在加剧管理层与基层的脱节。
2
考核指标成了银行管理层手中的尚方宝剑。
动不动就要"大干一场",却从不考虑基层的实际困难;
一会儿要"全面突破",一会儿又要"重点突破",却永远不去思考如何帮助员工突破业务瓶颈。
他们把考核这个工具当成了目的,把基层员工逼成了数字的奴隶。
这种领导方式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:
基层疲于应付各种考核指标,却无暇思考业务创新;
员工忙于完成各种形式主义的任务,却失去了服务客户的热情;
整个机构表面上轰轰烈烈,实际上却在慢慢丧失市场竞争力。
3
银行基层员工的痛苦,根源就在于这样一群不具备真正领导能力的管理者。
他们不懂业务却喜欢发号施令,
不会管理却热衷于制造问题,
不敢担当却擅长推卸责任。
这样的领导层,已经透支着完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。
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解决问题的高手,而不是制造问题的能手;
应该是为员工指明方向的灯塔,而不是压在员工头上的大山;
应该是推动业务发展的动力,而不是阻碍创新的绊脚石。
银行基层的困境,归根结底是领导能力的困境。
当管理层缺乏真才实干,热衷于玩弄权术和数字游戏时,基层员工的痛苦就成了必然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