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领导的无能,一般从瞎开会开始!
晨会、夕会、培训会、启动会、推进会、督导会、检视会......开不完的会!不管是谁当了领导,好像都特别热衷于开会;一项指标一个会,接二连三地开会。
难道,银行的客户、银行的业绩,都是这些领导闭门造车、开会开出来的?!
会议的初衷或许没有错,但是在现实中逐渐扭曲变形了。
现在的领导,开会并不一定是要解决问题,而是要解决完不成任务的人。
你完不成任务,咱们就开会;还完不成,就继续开会!直到把基层折腾的心力憔悴、筋疲力竭为止。
最后,银行领导看着累趴在地上的基层狗,还要吼上一句:“说!到底准备怎么完成?”
银行领导丑恶的嘴脸,我现在想想,都得有心理阴影! 反复开会的目的,就是要让下面那些干活的人知道,这事儿很重要,你得给我干! 基层岗位,无论柜员还是客户经理都是牛马,现在的银行,如果朝中没人你再有才再努力都没用,永远都会趴在最底层,而那些朝中有人的,刚入职一两年就蹭蹭变成了部门经理,业务骨干,其实那些人一问三不知啥啥都不会还开始给你下任务、考核、处罚……,这就是现状。 都是奖励机制和绩效制度惹的祸,明明奖励应该按劳分配,现在都是按岗位分配,业绩关乎领导的绩效,领导绩效比你一年的工资高很多很多倍呢,你说指标完不成他能不开会吗? 第一,主要是刷存在感,会开了,就代表工作布置了,如果工作没搞好,就代表下面人执行力不行,能力不行,反正我工作是布置过了。第二,就是搞人,喜欢的人搞进来,不喜欢的人搞走,至于怎么搞进来,什么先借后调啊,交流学习啊,以工代训啊,集中招聘啊等等,明目很多。出去一定得多拍照多发动态,证明自己在干活… 前几年出现了的新词汇比如大老虎,大苍蝇,与银行而言,那些只会压榨员工的领导就是大蛀虫,底下人拉回业绩都标榜在他的功劳簿上,然后心安理得的坐在那个位置上,个别有能力的,拉回来几十亿的项目,什么小指标,用得着柜员出去营销?拉动的各种业务自然如泉涌现,各尽其力何愁任务压力,说到底还是领导无能。 不开会无法体现领导的权威啊 只要不占用我的下班时间,我也爱开会 中高管啥不干,一天天瞎指挥就知道开会!不患寡而患不均,把中高管裁掉才是当务之急 开会就能挣钱,多好的事
页:
[1]
2